一、概述
由于電子束的穿透能力比較低(散射能力強),因此用于TEM分析的樣品厚度要非常薄,根據(jù)樣品的原子序數(shù)大小不同,一般在10~200nm之間。要制備這樣薄的樣品必須通過一些特殊的方法。根據(jù)原始樣品的不同形態(tài),TEM樣品可分為間接制樣和直接制樣。
要求:
(1) TEM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試樣制備技術(shù)。
(2)供TEM分析的樣品必須對電子束是透明的,通常樣品觀察區(qū)域的厚度以控制在約100~200nm為宜,對于高分辨TEM樣品要求厚度在5~10nm。
(3)所制得的樣品還必須具有代表性以真實反映所分析材料的某些特征。因此,樣品制備時不可影響這些特征,如已產(chǎn)生影響則必須知道影響的方式和程度。
二、間接樣品(復型)的制備
復型就是表面形貌的復制(其原理與偵破案件時用的石膏復制罪犯鞋底花紋相似)。通過復型制備出來的樣品是真實樣品表面形貌組織結(jié)構(gòu)細節(jié)的薄膜復制品。
對復型材料的主要要求:
①復型材料本身必須是“無結(jié)構(gòu)”或非晶態(tài)的;
②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,良好的導電、導熱和耐電子束轟擊性能。
③復型材料的分子尺寸應盡量小,以利于提高復型的分辨率,更深入地揭示表面形貌的細節(jié)特征。
常用的復型材料是對電子束透明的薄膜——非晶碳膜、各種塑料薄膜和氧化物薄膜)。
在電鏡中易起變化的樣品和難以制成薄膜的試樣采用此方法.
表面顯微組織浮雕的復型膜,只能進行形貌觀察和研究,不能研究試樣的成分分布和內(nèi)部結(jié)構(gòu)。
復型的種類
按復型的制備方法,復型主要分為:
一級復型
二級復型
萃取復型(半直接樣品)
一級復型
一級復型是指在試樣表面的一次直接復型。
一級復型復型主要分為塑料(火棉膠)一級復型和碳膜一級復型。
其中,塑料一級復型,相對于試樣表面來講,是一種負復型,即復型與試樣表面的浮雕相反;它是對樣品表面形貌的簡單的復制,其表面的形貌與樣品的形貌剛好互補,所以稱之為負復型。而碳膜一級復型是一種正復型。
① 塑料一級復型
碳膜與塑料一級復型的區(qū)別:
1.碳膜復型的厚度基本上相同,而塑料復型的厚度隨試樣位置而異。
2.塑料復型不破壞樣品;而碳膜復型破壞樣品(分離膜與樣品時要電解腐蝕樣品)。
3.塑料復型因塑料分子較大,分辨率低(10-20nm);碳離子直徑小,碳膜復型分辨率高(2nm)
塑料-碳二級復型
塑料-碳二級復型結(jié)合兩種一級復型的優(yōu)點。不破壞樣品原始表面;最終復型碳膜,穩(wěn)定性和導電導熱性都很好,電子束照射下不易分解和破裂;分辨率和塑料一級復型相當。
適于粗糙表面和斷口的復型。
二、直接樣品的制備
1.粉末樣品制備
粉末樣品制備的關(guān)鍵是如何將超細粉的顆粒分散開來,各自獨立而不團聚。
膠粉混合法:在干凈玻璃片上滴火棉膠溶液,然后在玻璃片膠液上放少許粉末并攪勻,再將另一玻璃片壓上,兩玻璃片對研并突然抽開,稍候,膜干。用刀片劃成小方格,將玻璃片斜插入水杯中,在水面上下空插,膜片逐漸脫落,用銅網(wǎng)將方形膜撈出,待觀察。
支持膜分散粉末法: 需TEM分析的粉末顆粒一般都遠小于銅網(wǎng)小孔,因此要先制備對電子束透明的支持膜。常用的支持膜有火棉膠膜和碳膜,將支持膜放在銅網(wǎng)上,再把粉末放在膜上送入電鏡分析。
支持膜材料必須具備的條件:
① 無結(jié)構(gòu),對電子束的吸收不大;
② 顆粒度小,以提高樣品分辨率;
③ 有一定的力學強度和剛度,能承受電子束的照射而不變形、破裂。
常用的支持膜材料:火棉膠、碳、氧化鋁、聚乙酸甲基乙烯酯等。在火棉膠等塑料支持膜上鍍一層碳,提高強度和耐熱性,稱為加強膜。支持膜上的粉末試樣要求高度分散,可根據(jù)不同情況選用分散方法:
① 懸浮法:超聲波分散器將粉末在與其不發(fā)生作用的溶液中分散成懸浮液,滴在支持膜上,干后即可。為了防止粉末被電子束打落污染鏡筒,可在粉末上再噴一層碳膜,使粉末夾在中間。
② 散布法:直接撒在支持膜表面,叩擊去掉多余,剩下的就分散在支持膜上。
在分散粉末時要特別注意,如果分散不好的,在電鏡下將觀察不到單個的粉末顆粒。為了確保粉末分散,一般用小的容器盛滿酒精或丙酮,然后往里面放入極少量的粉末樣品,之后將其置于超聲波振蕩器中振動15分鐘以上,再用帶支持膜的銅網(wǎng)在溶液中輕輕地撈一下即可。
2. 晶體薄膜樣品
塊狀材料多采用此方法。
通過減薄制成對電子束透明的薄膜樣品。
薄膜樣品制備方法要求:
①薄膜樣品的組織結(jié)構(gòu)必須和大塊樣品相同,且制備過程中不引起材料組織的變化。
② 薄,相對電子束而言必須有足夠的“透明度”,且避免薄膜內(nèi)不同層次圖像的重疊,干擾分析。
③ 具有一定的強度。
晶體薄膜法
p薄膜樣品制備步驟:
① 切。呵腥”K(厚度<0.5mm)
② 預減薄:用機械研磨、 Dimpling、化學拋光等減薄成“薄片”(0.1mm)
③ 終減。河秒娊鈷伖狻㈦x子轟擊減薄成“薄膜”(<500nm)(視材料而定,對于塑性較好而
又導電的材料,一般采用雙噴電解拋光,而對于陶瓷等脆性較大,又不導電的材料一般用離子減
薄的方法。 )避免引起組織結(jié)構(gòu)變化,不用或少用機械方法。終減薄時去除損傷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