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微鏡物鏡介紹
物鏡是顯微鏡最重要的光學部件,利用光線使被檢物體第一次成象,因而直接關系和影響成象的質量和各項光學技術參數(shù),是衡量一臺顯微鏡質量的首要標準。
物鏡的結構復雜,制作精密,由于對象差的校正,金屬的物鏡筒內由相隔一定距離并被固定的透鏡組組合而成。物鏡有許多具體的要求,如合軸,齊焦。
齊焦既是在鏡檢時,當用某一倍率的物鏡觀察圖象清晰后,在轉換另一倍率的物鏡時,其成象亦應基本清晰,而且象的中心偏離也應該在一定的范圍內,也就是合軸程度。齊焦性能的優(yōu)劣和合軸程度的高低是顯微鏡質量的一個重要標志,它是與物鏡的本身質量和物鏡轉換器的精度有關。
現(xiàn)代顯微物鏡已達到高度完善,其數(shù)值孔徑已接近極限,視場中心的分辨率與理論值之區(qū)別已微乎其微。但繼續(xù)增大顯微物鏡視場與提高視場邊緣成象質量的可能性仍然存在,這種研究工作,至今仍在進行。
顯微物鏡與目鏡在參于成象這點上是有區(qū)別的。物鏡是顯微鏡最復雜和最重要的部分,在寬光束中工作(孔徑大),但這些光束與光軸的傾角較小(視場小);目鏡在窄光束中工作,但其傾角大(視場大)。當計算物鏡與目鏡,在消除象差上有很大差別。
與寬光束有關的象差是球差、慧差以及位置色差;與視場有關的象差是象散、場曲、畸變以及倍率包差。
顯微物鏡是一消球差系統(tǒng)。這意味著:就軸上的一對共軛點而言,消除了球差并且實現(xiàn)了正弦條件時,每一物鏡僅有兩個這種消球差點。因此,物體與象的計算位置的任何改變均導致象差變大。
1.物鏡的主要參數(shù)
(1)放大率β
(2)數(shù)值孔徑NA
(3)機械筒長L:在顯微鏡中,物鏡支承面到目鏡支承面之間的距離稱為機械筒長。對于一臺顯微鏡來說,機械筒長是固定的。我國規(guī)定機械筒長是160毫米。
(4)蓋玻片厚度d
(5)工作距離WD
這些參數(shù),大多刻在物鏡筒上,如圖3所示。蔡康高檔顯微鏡
有一種所謂筒長無限的顯微物鏡有一種所謂筒長無限的顯微物鏡,這種物鏡的后方一般帶有輔助物鏡(也叫補償物鏡或鏡筒物鏡),被觀察物體位于物鏡前焦點上,經過物鏡以后,成像在無限遠,再經過輔助物鏡成像在輔助物鏡的焦平面上,如圖4所示。在物鏡和輔助物鏡之間是平行光,所以中間距離比較自由一些,可以加入棱鏡等光學元件。
2.物鏡的基本類型
(1)按顯微鏡鏡筒長度(以mm計):透射光用160鏡筒,帶0.17mm厚或更厚的蓋玻片;反射光用190鏡筒,不帶蓋玻片;透射光與反射光用鏡筒,筒長無限大。
(2)按浸法特征:非浸式(干式)、浸式(油浸、水浸、甘油浸及其它浸法)。
(3)按光學裝置:透射式、反射式以及折反射式。
(4)按數(shù)值孔徑和放大倍數(shù):低倍(NA≤0.2與β≤10X),中倍(NA≤0.65與β≤40X),高倍(NA>0.65與β>40X)。
(5)按校正象差的情況不同,通常分為消色差物鏡,半復消色差物鏡,復消色差物鏡,平視場消色差物鏡,平視場復消色差物鏡和單色物鏡。
a.消色差物鏡(Achromaticobjective)
這是應用最廣泛的一類顯微物鏡,外殼上常有"Ach"字樣。它校正了軸上點的位置色差(紅,藍二色)、球差(黃綠光)和正弦差,保持了齊明條件。軸外點的象散不超過允許值(-4屬光度),二級光譜未校正。
數(shù)值孔徑為0.1~0.15的低倍消色差物鏡一般由兩片透鏡膠合在一起的雙膠物鏡構成。數(shù)值孔徑至0.2的消色差物鏡由兩組雙膠透鏡構成。當數(shù)值孔徑增大到0.3時,再加入一平凸透鏡,該平凸透鏡決定著物鏡的焦距,而其它透鏡則補償由其平面與球面產生的象差。高倍物鏡的平面象差可用浸法消除。高倍消色差物鏡一般均為浸式,由四部分構成:前片透鏡、新月形透鏡及兩個雙膠透鏡組。
b.復消色差物鏡(Apochromaticobjective)
這類物鏡的結構復雜,透鏡采用了特種玻璃或螢石等材料制作而成,物鏡的外殼上標有"Apo"字樣。它對兩個色光實現(xiàn)了正弦條件,要求嚴格地校正軸上點的位置色差(紅,藍二色)、球差(紅,藍二色)和正弦差,同時要求校正二級光譜(再校正綠光的位置色差)。其倍率色差并不能完全校正,一般須用目鏡補償。
由于對各種象差的校正極為完善,比響應倍率的消色差物鏡有更大的數(shù)值孔徑,這樣不僅分辨率高,象質量優(yōu)而且也有更高的有效放大率。因此,復消色差物鏡的性能很高,適用于高級研究鏡檢和顯微照相。
c.半復消色差物鏡(Semiapochromaticobjective)
半復消色差物鏡又稱氟石物鏡,物鏡的外殼上標有"FL"字樣。在結構上透鏡的數(shù)目比消色差物鏡多,比復消色差物鏡少,成象質量上,遠較消色差物鏡為好,接近于復消色差物鏡。
d.平場物鏡(Planobjective)
平場物鏡是在物鏡的透鏡系統(tǒng)中增加一快半月形的厚透鏡,以達到校正場曲的缺陷,提高視場邊緣成像質量的目的。平場物鏡的視場平坦,更適用于鏡檢和顯微照相。對于平視場消色差物鏡,其倍率色差不大,不必用特殊目鏡補償。而平視場復消色差物鏡,則必須用目鏡來補償它的倍率色差。
e單色物鏡
這類物鏡由石英、熒石或氟化鋰制的一組單片透鏡構成。只能在紫外線光譜區(qū)的個別區(qū)內使用(寬度不超過20mm),可見光譜區(qū)不能采用單色物鏡。這類物鏡均制成反射式與折反射式系統(tǒng)。主要缺點是相當大一部分光束在中心被遮蔽(入瞳面積的25%)。在新型折反射系統(tǒng)中,由于采用半透明反射鏡以及物鏡的膠合結構,使這一缺點大為減輕,從而可以取消反射鏡框的遮光。并且兩同軸反射鏡的殘余象差是互相補償?shù)模瑫r用透鏡組來增大數(shù)值孔徑。若系統(tǒng)的校正滿意,孔徑達到NA=1.4時,中心遮蔽可不超過入瞳面積的4%。
f.特種物鏡
所謂"特種物鏡"是在上述物鏡的基礎上,專門為達到某些特定的觀察效果而設計制造的。主要有以下幾種:
(a)帶校正環(huán)物鏡(Correctioncollarobjective)
在物鏡的中部裝有環(huán)裝的調節(jié)環(huán),當轉動調節(jié)環(huán)時,可調節(jié)物鏡內透鏡組之間的距離,從而校正由蓋玻片厚度不標準引起的覆蓋差。調節(jié)環(huán)上的刻度可從0.11--.023,在物鏡的外殼上也標科有此數(shù)字,表明可校正蓋玻片從0.11-0.23mm厚度之間的誤差。
(b)帶虹彩光闌的物鏡(Irisdiaphragmobjective)
在物鏡鏡筒內的上部裝有虹彩光闌,外方也可以旋轉的調節(jié)環(huán),轉動時可調節(jié)光闌孔徑的大小,這種結構的物鏡是高級的油浸物鏡,它的作用是在暗視場鏡檢時,往往由于某些原因而使照明光線進入物鏡,使視場背景不夠黑暗,造成鏡檢質量的下降。這時調節(jié)光闌的大小,使背景變黑,使被檢物體更明亮,增強鏡檢效果。
(c)相襯物鏡(Phasecontrastobjective)
這種物鏡是由于相襯鏡檢術的專用物鏡,其特點是在物鏡的后焦平面處裝有相板。
(d)無罩物鏡(Nocoverobjective)
有些被檢物體,如涂抹制片等,上面不能加用蓋玻片,這樣在鏡檢時應使用無罩物鏡,否則圖象質量將明顯下降,特別是在高倍鏡檢時更為明顯。這種物鏡的外殼上常標刻NC,同時在蓋玻片厚度的位置上沒有0.17的字樣,而標刻著"0"。
(e)長工作距離物鏡
這種物鏡是倒置顯微鏡的專用物鏡,它是為了滿足組織培養(yǎng),懸浮液等材料的鏡檢而設計。
(五)目鏡
目鏡的作用是把物鏡放大的實象(中間象)再放大一級,并把物象映入觀察者的眼中,實質上目鏡就是一個放大鏡。已知顯微鏡的分辨率能力是由物鏡的數(shù)值孔徑所決定的,而目鏡只是起放大作用。因此,對于物鏡不能分辨出的結構,目鏡放的再大,也仍然不能分辨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