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外和疾病引起的組織缺損嚴重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,相比自然界的某些動物,例如蠑螈和壁虎,人類截肢后的再生能力十分有限,大段骨缺損的修復仍然是一個重大的臨床挑戰(zhàn)。
有些動物,如蜥蜴,可以在截肢后再生整個肢體。這一機制的研究表明,所涉及的細胞和分子機制與胚胎發(fā)育過程極為相似,干細胞和生物材料的進步改善了人工輔助組織再生策略,為患者們點亮了新的希望之光。
上海交通大學醫(yī)學院、上?谇会t(yī)學研究所研究人員在Advanced Science雜志發(fā)表的題為“A Magnesium-Enriched 3D Culture System that Mimics the Bone Development Microenvironment for Vascularized Bone Regeneration”的文章,發(fā)現(xiàn)了MagT1對血管化骨再生的特定作用,成功地構建了一個富鎂3D培養(yǎng)系統(tǒng),可以模擬骨發(fā)育微環(huán)境的血管化骨再生。
近年來,生物材料策略在修復大型骨缺損方面受到格外關注。以前的研究報告稱,生物材料的結構和組成盡可能地模擬天然骨組織,可顯著提高骨再生效率,例如將天然存在于骨基質內的生物活性離子,如銅離子、鍶離子和鎂離子(Mg2+)加入骨替代物中,可刺激血管化骨再生,然而有關這些生物活性離子的刺激效應的具體機制尚未完全了解。
通過研究小鼠胚胎,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鎂轉運蛋白-1(MagT1)在軟骨內成骨區(qū)有選擇性地高表達,還檢測到MagT1在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(BMSCs)成骨分化過程中的高表達。有充分的文獻證明,軟骨內骨化是一種先天血管化骨形成的過程,表明MagT1的表達可用于血管化骨再生。有研究報道,通過生物材料釋放Mg2+可誘導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MagT1上調。
“因此,我們推測局部Mg2+積聚導致MagT1高表達可能模擬骨發(fā)育的微環(huán)境,從而誘導血管化骨形成。”文章作者寫道。本文重點探索了構建血管生成和成骨微環(huán)境的最佳Mg2+濃度,以及通過MagT1的下游信號通路,以闡明MagT1對血管化骨再生的特定作用。
圖1. 骨骼再生富鎂3D培養(yǎng)系統(tǒng)的構建圖式,Mg2+內流通過MagT1介導干細胞的成骨分化
首先,通過評估MagT1的表達水平,篩選出創(chuàng)建成骨微環(huán)境的最佳Mg2+濃度,并將其與干細胞的成骨分化能力相對應。體外成骨誘導使用了賽業(yè)OriCell®成骨誘導分化培養(yǎng)基,培養(yǎng)基中富含不同濃度的Mg2+,低濃度(0.1×10−3 M)抑制骨髓間充質干細胞(BMSCs)分化,高濃度(18×10−3 M)對骨代謝有不利影響,其中2.5×10−3 M和5×10−3 M組的MagT1表達顯著增加,綜合來看,2.5×10−3 M至5×10−3 M的Mg2+濃度為成骨誘導的最佳濃度。
圖2. Mg2+通過高表達的MagT1促進成骨分化
隨后討論Mg2+成骨誘導作用的分子機制。先將BMSCs培養(yǎng)于富含5×10−3 M Mg2+的培養(yǎng)基中,在不同時間點收樣進行Western Blot。結果表明Mg2+通過選擇性地激活MAPK/ERK通路誘導干細胞成骨分化,并且誘導成骨作用與MagT1介導的Mg2+流入密切相關。
圖3. Mg2+的骨誘導機制研究
接下來,研究人員著手制備合適尺寸的富鎂微囊以保證囊封細胞活力,一系列實驗表明,他們的富鎂微環(huán)境不僅能刺激干細胞成骨分化,還能促進新生血管形成,在大鼠體內使用這些富含Mg2+的細胞運載工具可觀察到明顯的血管化骨再生。
總而言之,研究人員的的生物再生方法為干細胞構建一個類似胚胎的微環(huán)境是一種很有潛力的骨再生策略,構建模擬發(fā)育微環(huán)境的生物材料可能為獲得更好的再生效果提供一種工具。
原文檢索:
A Magnesium-Enriched 3D Culture System that Mimics the Bone Development Microenvironment for Vascularized Bone Regeneration.
DOI: 10.1002/advs.201900209